
貴陽全力推進商品市場優化升級
近日,商務部公布首批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專項行動試點名單,貴陽市成為試點城市之一。作為我省內外貿交易的中樞,貴陽商品交易市場不僅服務于貴陽本地,還承擔著全省商品貿易集散的功能,在全省批發市場供應鏈中處于龍頭地位。
如何推進商品市場優化升級?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貴陽市將通過大力實施貴州省“強省會”五年行動計劃,深入推進振興商貿業“百場千店萬鋪”建設攻堅行動計劃,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引導商品市場轉型升級,建成線上線下多元發展的現代化商品市場體系,培育一批立足本土特色產業、立足貴陽、覆蓋全省、輻射西南、服務全國的現代化商品市場。
據統計,目前貴陽市商品交易市場共有79個,涉及14個門類,總經營面積約931萬平方米,2020年總交易額約1597億元,總商戶數約42774戶,為商品市場升級奠定了基礎。
發揮集散中樞作用提升服務輻射能級
隨著“強省會”五年戰略行動實施,計劃到2025年力爭使貴陽市綜合經濟實力、科技創新能力在省會城市中實現趕超進位,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特大城市。
當前,貴陽市已具有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首個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的先決條件,更是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連接珠三角、長三角和東盟地區的西部陸海主通道。
“三區一通道”賦予了貴陽國家戰略紅利疊加的優勢,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新格局,有利于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需求、新業態、新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實現區域內外消費資源聚集,為商品市場優化升級,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隨著我省大力推動“黔貨出山”,貴陽成為貴州特色產品省外產銷供應體系的重要節點,十二類特色山地農產、民族文化特產及各類化工原料等貴州特色產品以貴陽作為集散樞紐核心區域銷往全國各地。
在“強省會”行動計劃引領下,貴陽市大數據創新方面走在前列,一些領頭市場紛紛開展新業態嘗試。貴陽商品市場優化升級先行先試,成為省內外貿交易的中樞,承擔全省商品貿易集散的功能,成為全省批發市場供應鏈的“領頭羊”。
商業資源促進省會城市商貿發展
農貿小市場,民生大工程。
近日,作為省市重點“菜籃子”工程,位于白云區沙文鎮沙文村的貴陽共享農創城竣工驗收,項目可容納經營商戶600余戶,預計2021年底開業運營。是集農副產品批發中心、產地市場、區域性專業交易市場、農資連鎖經營市場等為一體的高規格、高標準專業農副產品一站式集采集配中心。
在貴陽市白云區大山洞農貿市場一直從事農副產品批發徐朝峰說,“以后到沙文這邊進貨就更方便了。”
自2010年貴陽孟關國際汽車貿易城建成以來,已經成為集整車銷售、售后服務、汽配汽修、二手車交易于一體的專業市場,有精品4S店80余家,包括國內中、大型品牌及國際一流品牌,是全省規模最大的汽車貿易商城。今年上半年,貴陽孟關國際汽貿城累計銷售汽車46037臺,銷售額67.22億元,同比增加20%,上半年孟關完成限上社會零售銷售58.5億元。
記者從貴陽市商務局了解到,貴陽市現有商品市場79個,主要集中在云巖、南明組成的中心城區,并逐步形成為“兩軸拓展、多群聚集”的空間分布形態。涵蓋農產品、工業消費品、生產資料3個大類、12個中類。
數據顯示,2020年貴陽市商品市場總交易額約1597億元,百億元以上交易額的商品市場共有4個,分別為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280億、貴陽孟關國際汽貿城225億、谷豐糧油批發市場113億、貴地利農產品物流園100億。
實施“五大工程”助力商品市場優化升級
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貴陽大力實施“強省會”五年行動計劃,深入推進貴陽市振興商貿業“百場千店萬鋪”建設攻堅行動計劃,通過實施五大工程助力商品市場優化升級。
實施功能布局優化提升工程。依托“貴陽—貴安—安順—黔南”一小時都市圈,帶動黔中城市群高質量打造全省核心增長極。根據貴州省和貴陽市本土特色產業和產品需求,立足支柱產業,豐富市場門類,補齊市場功能短板,高標準建設中藥材、白酒、茶葉等本土特色產品專業市場。
實施產銷銜接內外聯動工程。加強消費市場與生產基地的銜接,積極發揮市場的調控和帶動作用,促進供需平衡,引導相關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實施數字賦能智慧提升工程。立足貴陽傳統實體市場基礎,依托大數據產業發展優勢,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技術,加快傳統交易場景數字化重構,建立商品市場線上交易新形態,助力貴陽商品市場轉型升級。
實施規范化建設提升工程。對全市商品市場進行全面排查,開展綜合整治行動,優化市場功能布局,修補老舊設施,消除安全隱患,治理環境污染,改善交通影響。結合城市更新,全面提升貴陽市商品市場的環境風貌。
實施市場監管強化提升工程。制定出臺《貴陽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辦法》,規范商品交易市場準入門檻、選址要求、建設標準等,推進商品市場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通過五大工程的實施,貴陽市計劃到2022年,商品市場年成交額達到2000億,進一步鞏固和強化貴陽作為區域性批發集散中心的地位;創建至少3個試點市場,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在全市推廣;貴陽商品市場轉型升級提高、產銷銜接機制更加完善、商品流通效率有效提升,產業帶動作用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