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賣貨是否是農產品的發展契機?
我們從下面四個方面分析,農產品直播銷售的前景還是很大的。
第一,目前的網絡零售發展趨勢,正在加速向農產品領域滲透,農村電商的依舊在持續的增長,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第二,在疫情期間,直播得到了火爆的發展,不僅帶動了消費者的需求,而且使得平臺競爭更加激烈,甚至出現搶主播的現象。比如羅永浩就被快手隔空喊話,但卻最后入住了抖音平臺。
第三,我們不難發現,最近很多的縣長、明星、網紅紛紛加入戰疫助農行列,這種現象進一步推動了農產品直播的快速升溫。目前僅各大平臺組織的縣長直播,就有好幾百場。
第四,最值得關注的是,除了目前銷售火爆的農產品以外,消費者還因為愛屋及烏的原因,關注農村的綠水青山。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正常,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有可能成為直播的新熱點,進一步為農產品銷售和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農產品直播面臨著什么問題?
首先,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不高。特別是在中西部貧困地區,長期以來農產品的市場化水平較低,缺少電商的嚴格鍛煉,產品分級不嚴,品控不夠細致,導致消費者體驗感不好。
其次,農產品供應鏈水平比較落后,包裝、冷鏈、物流、倉儲目前還跟不上,影響了保鮮和配送,有的在消費者收到時已經變質,產生了售后問題。
三是也存在良莠不齊、夸大宣傳、以次充好,甚至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問題,傷害了消費者的心,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前一段時間甚至有一些公眾號發出文章,說再也不買愛心助農的產品了。
四是人才瓶頸還比較突出,目前主要依靠的縣長、明星,是幫助農民代言的,農民自己上陣的還比較少。今后更長時間,還需要培養大量的農民,為自己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