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農產品的運營關鍵
民以食為天,農產品作為每個人的必需品,一直活躍在銷售活動中。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農產品的銷售一舉進入“互聯網+”新時代。那么,作為農產品電商從業者,如何在行業中脫穎而出呢?這還要從3大運營關鍵點說起:
道路千萬條,選品第一條,選對了產品可以讓我們的農產品電商事業做起來事半功倍。一般來說,選品中有下面這些套路:
1、有一定知名度。這樣的產品不僅具有信任度高的特質,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產生更多的轉化,而且還能省去推廣費用。知名度往往與地域特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煙臺蘋果、章丘大蔥、東阿阿膠、西湖龍井等等,這些都是選品中最穩妥的選擇。
2、易于運輸。一方面,我們的單個產品重量要輕,便于包裝;另一方面,我們的產品可以長時間保質,一般10天半個月都不會爛,因為電商都是需要快遞把我們的農產品運出去的,如果不能堅持10天半個月不爛的話,那么人家收到的貨都是爛的,自然就不會有人再購買了。
3、生產量大,貨源充足。貨源少的產品一般產地周邊線下市場就消化掉了,不必走網銷之路。就算貨源少的產品進入了我們的網店,不能實現長期銷售,利潤量也不會很可觀。
關鍵點之2:定價
說到定價,很多電商人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出“低價”兩個字。在消費升級時代,這樣的觀念已經out了。其實,現在很多買家不單單是買產品,還要追求價值觀同頻、情感共鳴等購物體驗。所以,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感到滿意的重要性遠大于“買到價格劃算的產品”的重要性。更滿意的購物體驗意味著更精美的產品圖片、更便捷的運輸方式、更貼心的客戶服務,這一些都離不開足夠利潤的支撐。所以,農產品定價不能“唯低價論”,定價中我們需要以下3個參照系:
1、同行競品的價格。如果我們發現該產品處于市場成熟階段,已經有其他賣家在銷售,當前市場上的售價可視做該產品的參考售價。
2、使用場景相同的其他產品的價格。假使我們想要售賣的品類在當前市場上并沒有很多在售產品,我們可以把與該品類使用場景相同的其他產品的價格作為參考價。
3、潛在消費者對該類產品的言論。通過這些反饋,我們可以明瞭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定位、產品在行業中的地位,這些可以作為附加值來放大產品定價。
關鍵點之3:推廣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流量入口就開始變得越來越碎片化。既然流量已經被分散得那么廣泛,我們要把農產品賣出去,就需要“廣撒網”,找到多個流量載體進行借力。
當下,“農產品+短視頻”、“農產品+直播”的推廣方式非常流行。電商產品代運營歡迎咨詢天海傳媒,它們把遙遠的農業生產帶到了所有人面前,大家不僅可以更生動地感受到農業生產中的趣味,而且這種零距離的接觸,也讓大家對農產品的品質有了更充分的信心,這樣一來,農業就和互聯網業態產生了1+1>2的反應,是店鋪轉化率提升的強大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