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決農村經濟轉型難,農村電商是良藥?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已成為一項重要議題,如何擺脫傳統農業經濟的束縛,普及科學、先進的經營模式是農村經濟轉型的關鍵。從目前來看,這一轉型過程將是曲折而漫長的。
不過,隨著一些互聯網巨頭相繼扎根農村,相關難題有望得到解決。眾所周知,信息閉塞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互聯網企業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對農村經濟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以電商為例,如果可以將電商模式普及到農村,不僅能解決農產品滯銷的問題,也能推動農村消費市場的增長。
一、農村電商有望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最近幾年,媒體報道過很多關于農產品滯銷的新聞,農產品之所以會滯銷,其中有兩方面的因素。第一,農民對市場行情知之甚少,一般情況下,農民們會根據之前一兩年的市場行情來做判斷,比如頭年豬肉價格高,那么第二年會加大養豬力度,但這種信息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往往會導致農產品供過于求。第二,農民銷售渠道并不多,這就意味著即便市場上對某種農產品存在旺盛的需求,但農民卻無法銷售出去。即便有商家到農村去采購,壓價也非常厲害,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
而農村電商的出現有望解決上述兩個層面的問題。在銷售渠道方面,農村電商可以提供巨大的支持,將農產品銷往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在信息方面,電商巨頭對市場行情的反饋極其敏感、準確,如果能將這些信息及時傳遞給農民,就可以幫助農民更好的制定生產計劃,避免供過于求的情況出現。
二,農村電商將推動農村消費市場增長
對于農民朋友而言,借助農村電商模式有望將農產品售賣出去,同時也能通過電商購買到更多的商品。要知道,農村的商品資源非常匱乏,很多農民是有錢買不到東西。有了農村電商,這一問題將迎刃而解。
除了上面兩個價值之外,農村電商還有一重社會意義。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進城打工,留下老幼婦孺留守農村,這已經成為農村的普遍現象。這種現象不僅給城市帶來嚴重的人口承載壓力,也帶來了諸如養老、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而農村電商可改善這些社會問題,促進年輕人返鄉置業,為農村創造良性、穩健的發展環境,其社會意義相當重大。
聲明:本文章為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