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電商平臺在運營中需找準自身定位
農村電商一直處于崛起的路上,業內也都認為農村電商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市場上也不乏一些注重農村電商業務的平臺。目前農村電商在業內的情況還是不溫不火,并未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亮眼的成績,甚至不少農村電商平臺因為虧損而倒閉。然而為什么農村電商平臺在運營中卻舉步維艱呢?有專家分析,農村電商發展不暢,農村電商平臺運營困難很可能是因為尚未找準自身定位。
相較于普遍的電商業務,農村電商存在著多方面的差異。一方面,大環境下電商帶動國內物流行業發展,但物流體系更多的只是覆蓋在城鎮中,現有的物流設施無法滿足農村電商的需求;另一方面,農村電商的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很難向批量生產的產品一樣規模化銷售,無論是銷售價格還是零售渠道,都需要商家進行不斷的摸索。
農村電商當前問題在于,不適合的運作模式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商家很難維持平臺的長期運營。現階段重要的是,農村電商需要從思路上進行創新,擺脫傳統電商的桎梏找到適合自身業務的發展方向。
有業內人士表示,新零售大潮促進線上線下零售渠道的融合,這對于農村電商而言或許是一次機遇,農村電商可以選擇以線下實體業務為基礎逐步向線上電商渠道滲透。
因此做農村電商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探尋原產地優質產品,找出具備安全可靠、原生態、可溯源等特性的農產品,讓農村、農業借助現有互聯網技術實現“內生式”的發展。
第二,梳理本地特色產品的背后故事,讓農民樹立起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品牌意識,并向農民講清農產品品牌建設對農村社會、經濟、環境甚至鄉村社區重建的重要意義。
第三,進一步深化產品溯源制度,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跟蹤、定位所購產品的信息。
第四,農村電商在網上銷售農產品時,要根據產品的季節性隨時調整銷售策略,注重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方式,把可靠安全的原生態產品通過有信任關系的人際網絡送到消費者手中。
總之,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在新型城鎮化戰略背景下,要發展農村電商和運營好農村電商平臺,首先是要找準自身的定位,其次是要了解做農村電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