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電商虧本,傳統企業的電商邏輯是什么?
不同的社會階段都會呈現出不同的商業形態以及發展趨勢,“互聯網+”提出之前的形態是無數傳統企業需要轉型升級的大背景,后面的發展趨勢則是大量各類電商模式的爆發以及傳統企業的“破與立”。傳統企業如何電商化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淘寶vs京東?“大排檔”vs“高檔飯店”?
傳統企業不電商化在下一個階段將失去優勢,同時,傳統企業的信息化和電商化是互通的。
馬云說“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雖然他背后的含義是“如果不開淘寶店等于無商可務”,易銷電商仍然認可這句話,認同的是:如果我們所有傳統企業不能跟上電商化的步伐,那么在下一個階段將失去優勢。那么傳統企業如何電商化是我們一直以來研究和發展的方向。
京東商業模式與淘寶不同,它自己開店,有自己的倉庫和配送團隊。老劉視淘寶為大排檔,說淘寶永遠假貨多,我這里永遠是真貨,是精品店。
其實,大家在思考電商的時候發現,做電商的都在玩命燒錢,看一看京東的財報和估值, 2015年虧了94億人民幣,但是財報出來估值卻高達450億美金,這是傳統商業不可理解的事,為什么燒錢的生意有這么高的估值?就是因為你是一個電商平臺?所以傳統企業選擇電商入口的時候就有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做電商?
以前傳統企業有一個賺錢的生意,但是我賺錢的企業卻很不值錢,我們就要做一個選擇,要做一個賺錢的企業?還是做一個值錢的企業?
你究竟想成為一個“賺錢”還是“值錢”的企業?
再分享一下另外兩個案例:
南京有一個做家電的傳統分銷企業,,開始賺了一點小錢,之后轉型電商,然后開始虧本,但現在其的估值已經將近100億,已經是中國最好的家電分銷電商B2B企業。這個選擇讓公司虧本,但是卻很值錢,變成行業老大。
**訂貨是一個分銷商,兩年前說我做分銷商可以賺一點小錢,但是不是老板的選擇,所以開始做電商。做電商之后估值也達到幾十個億,但是仍然在虧本,這就是選擇。
所有傳統企業在電商化這個事情上一定很糾結,其實傳統企業的電商邏輯是,從開始賺小錢到電商化之后虧本,在虧本的過程中走到行業前列,開始值錢再賺錢?藦娍偫硪舱f到了傳統企業+互聯網才有未來,我們不電商化、不互聯網就沒有未來。
攘外必先安內!管理、經營缺一不可!
傳統企業如何電商化?電商化和信息化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在非互聯網時代,企業上一個ERP跟電商沒有什么關系。但在聯網時代,企業無論是上ERP、CRM還是其他系統都跟電商相關,所以信息化和電商化是互通,信息化本身就是電商化。
信息化分兩種:針對管理和針對經營。攘外必先安內,攘外是針對經營,安內是管理,但是攘外更重要。安內的方面基本上全部互聯網化了, WMS、財務、ERP、TMS都是線下的技術,是針對內部的。同時,CRM和銷售管理也是針對內部的,這部分已經開始逐步線上化了。但是,線上化、外部化最多的電商對外銷售,以及線下的、外部化的POS系統,目前還全部沒有互聯網化。
系統如此之多,如何構建一個企業自己的信息化大體系?信息單點、信息孤島則是更大的痛點。未來所有系統融合,所有系統都圍繞電商重新構建內部外部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
總下“館子”不如“自建廚房”
剛剛大家看到說電商化過程中必然會經歷一個“燒錢”的過程,如果我們做到又電商化、信息化,在快速轉型的過程中還不去“燒錢”,這就是易銷電商的使命,用我們的電商系統讓信息化這件事變得低門檻和簡單化,它的好處顯而易見,成本低、長期迭代、安全、穩定。
馬云鼓勵大家把廚房都拆了,都來吃“大排擋”;劉強東說大家把房拆了,都到我的高檔飯店來吃飯;而易銷電商更鼓勵大家,不僅可以到外面吃飯,還可以自建廚房。因此,易銷電商做商品市場商城電商系統,決心提供全套電商解決方案,決心長期提供免費的升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