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大數據在農產品電商應用要注意7個關鍵點
隨著大數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對農產品電商也起著重大作用,而大數據的發展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創新,所以將農業大數據與農產品電商相融合應注意7個關鍵點。
(一)大數據的采集
建立健全農業大數據采集制度,明確信息采集責任。要廣泛采用分布式高速、高可靠數據爬取或采集/高速數據全映像等大數據收集技術,廣泛收集互聯網數據。進一步優化涉農數據監測統計系統,完善統計指標,擴大采集監測范圍,改進采集監測手段和方式,探索開展統計監測由抽樣調查逐步向全樣本、全數據過渡試點,完善信息進村入戶村級站的數據采集功能,完善相關數據采集共享功能。
(二)大數據的分析
建設國家級、省級的農業大數據交換中心,依托云計算技術,通過基礎軟硬件資源整合和架構重建,實現資源的統一管理、按需分配、綜合利用。形成上下聯動、覆蓋全面的農產品大數據共享平臺,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開放獲取、快速訪問。
(三)大數據的應用
逐步實施農業智能化行動,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培育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種養加”生態農業新模式,加快完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培育多樣化農業互聯網管理服務模式,逐步建立農副產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定期舉辦監測預報預警,避免問題農產品“斷頭案”現象頻發。
(四)大數據的運營
完善大數據的服務體系建設,以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標準化生產基地、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種養大戶、農產品網站為依托,實現對農產品產供銷的“一站式”服務。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種養大戶等加強自身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形成電視、電話、網絡相互結合、互為補充的多模式信息傳播。加強與聯通、移動、電信、廣播電視等部門的溝通合作,整合分布在不同地點、使用多個服務號碼、由不同專家團隊支撐的各類為農服務平臺資源,建設集熱線電話、手機短信、涉農網站、廣播電視、APP技術等于一體、多功能并舉、覆蓋全省的信息服務系統。
(五)大數據的標準
重點圍繞基礎數據、數據處理、數據安全、數據質量、數據產品和平臺標準、數據應用和數據服務六大類,建立標準體系,并從元數據、數據庫、數據建模、數據交換與管理等領域,推動相關標準的研制與應用。
(六)大數據的示范
圍繞精準農業、物聯網應用、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產品線上營銷等開展試點示范,積極探索農業大數據技術在農業領域集成應用、農產品高標準生產、優質品牌開發和產品網上銷售等新途徑、新模式。
(七)大數據的人才培養
充分發揮高等院校、高新企業、電商園區的人才優勢,引進人才與引進智力相結合,促進我國農業大數據運用的檔次和水平,選派年輕的農業干部進行進修、培訓,促進農業系統的人才和知識的更新,提高應用能力和水平。利用農村實用人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現有培訓項目資源,加大培訓力度,推廣普及農業大數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