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農業生態園電商,需了解農業觀光旅游的三大模式
農業觀光旅游豐富了城鄉人民的生活,優化了投資環境,促進了農業生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并且隨著電商平臺的普及,農業生態園電商也在不斷發展,那么,在發展農業生態園電商的同時,需了解以下農業觀光旅游的三大模式:
1、田園農業旅游模式
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旅游吸引物,開發農業游、林果游、花卉游、漁業游、牧業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游活動,滿足游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在遠景設計研究院歸納后的主要類型有:
(1)田園農業游。以大田農業為重點,開發欣賞田園風光、觀看農業生產活動、品嘗和購置綠色食品、學習農業技術知識等旅游活動,以達到了解和體驗農業的目的。
(2)園林觀光游。以果林和園林為重點,開發采摘、觀景、賞花、踏青、購置果品等旅游活動,讓游客觀看綠色景觀,親近美好自然。
(3)農業科技游。以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為重點,開發觀看園區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溫室大棚內設施農業和生態農業,使游客增長現代農業知識。如北京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園。
4)務農體驗游。通過參加農業生產活動,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讓游客接觸實際的農業生產、農耕文化和特殊的鄉土氣息。
2、民俗風情旅游模式
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主要類型有:
(1)農耕文化游。利用農耕技藝、農耕用具、農耕節氣、農產品加工活動等,開展農業文化旅游。
(2)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飾民俗、飲食民俗、禮儀民俗、節令民俗、游藝民俗等,開展民俗文化游。
(3)鄉土文化游。利用民俗歌舞、民間技藝、民間戲劇、民間表演等,開展鄉土文化游。
(4)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風俗、民族習慣、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節日、民族宗教等,開展民族文化游。
3、農家樂旅游模式
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游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游活動。主要類型有:
(1)農業觀光農家樂。利用田園農業生產及農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來觀光、休閑和體驗。
(2)民俗文化農家樂。利用當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娛樂、休閑。
(3)民居型農家樂。利用當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4)休閑娛樂農家樂。以優美的環境、齊全的設施,舒適的服務,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動。
(5)食宿接待農家樂。以舒適、衛生、安全的居住環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來休閑旅游。
(6)農事參與農家樂。以農業生產活動和農業工藝技術,吸引游客前來休閑旅游。
以上是農業觀光旅游的三大模式,只有清楚了解了其旅游模式,農業生態園電商才能知道如何去推廣宣傳,從而促進其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