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農村電商平臺建設方案之農產品電商
一、前言
做農產品電商就是為了解決農產品“賣”難的問題,電子商務的實時信息傳遞,可以把握市場需求,避免“增產不增收”的情況,說白一點,就是避免農產品滯銷,依靠強大的網絡營銷,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以及品牌知名度,可以形成訂單農業,定量生產,使農業向著規;、集約化轉變。
二、農產品電商行業現狀
目前農產品電子商務大多是集展示、行情、交易、運營、會員、信用、支付、物流、結算、資訊等于一體,這也是目前的主流方向。但是各個企業選擇的運營模式也是不一樣的,有B2B模式、B2B2C模式、B2C模式。
三、運營模式
對于縣域農村電商來說,我們會推薦采用B2B2C模式,即采用“平臺+涉農企業+消費者”模式,涉農企業店鋪入駐,平臺自營,或者兼有涉農企業店鋪入駐+平臺自營,塑造“原產地、安全可追溯”平臺形象。
四、總體運營思路
此平臺將農業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供應端主體、本地區特色化農產品、第三方成熟平臺、本地區自建平臺、物流、質量追溯、農產品研發、人才培訓等服務機構以及社區店、農貿市場、超市體驗店、旅游景點體驗店、酒店賓館體驗區、商場體驗區等采購端鏈接起來,使其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得到有機集成,從而農產品以較快的速度、較低的成本、較優的服務送達至消費者手中。
五、運營推廣方案
農產品推廣需要運用矩陣推廣的方式。矩陣推廣營銷是在針對網絡平臺多元化、網民需求細分化的狀態,將農村淘寶、天貓、1號店、百度系、360系、騰訊系、新浪系、優酷、土豆系,中國大米網、農產品集購網、金谷網等農產品垂直門戶以及中國農產品銷售網、新農村商網、鄉旅特產網、慧聰網等農產品交易網站有效串聯起來,形成矩陣推廣,營造出有利的輿論環境,幫助縣域電商花較少的營銷成本達到較終的營銷目標,塑造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實現快速盈利。
六、縣域農產品電商平臺建設方案
縣域農產品電商平臺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具有強大的兼容性,能夠鏈接外埠農村淘寶、天貓、京東、坨坨公社、農產品垂直網站、農產品交易平臺等第三方成熟平臺,并且與縣域現有的本地化平臺實現貫通貫連,滿足縣域電商人民除了購買農產品、農副產品以外的其他需求。
七、大數據規劃方案
大數據是未來農村電商競爭力的核心。大數據可以提供經平臺整合的相關氣候、農產品價格走勢、農產品較前一公里和較后一公里的信息、終端消費需求等相關數據,輔之以菜場超市攤位監測評估數據體系等,通過對這些專業數據的解讀,可以判斷農產品交易、質量、需求、價格變動等情況。引導我國農產品生產、引導農產品流通、引導農產品和農業服務消費。
縣域農村電商要發展,需要充分認識到地區的優勢、尋找和確定適合的發展模式,要從產品特性、地理優勢等方面著手定位地區的主打農產品,具體到鄉鎮級別,并且配合做好農產品的宣傳策劃、經營包裝、營銷服務、物流倉儲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系統化、本地化,才能真正服務縣域周邊地區,同時服務全國市場,并且不斷擴大縣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