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電商建設為什么要自建平臺?
農村電商這把火在全國各地燒得正旺,其中較旺的莫過于是阿里巴巴,他在全國各地布局,隨后無數的平臺追隨阿里的腳步,平臺在全國各地遍地開飛花,甚至一個縣同時出現了好幾個平臺,出現了好幾個平臺服務站,這不由得讓人覺得荒唐。
當然,在告別了短暫的同質化競爭之后,各大平臺也紛紛出臺了新的政策,比如阿里巴巴在全國各地建立農村淘寶服務站,并且招募村小二,帶領著一個小小的團隊,可以買東西、收發快遞、交電話費、掛號、網上訂票等等,甚至是可以給農民提供貸款和后續的服務,農村淘寶不僅僅為農民實現工業品下行,更為農民、留守兒童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京東則推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政策,在農村招募兩萬名員工,讓員工在京東上班,讓農產品到餐桌、工業品到農村、金融服務到農民得以實現。
蘇寧則提出三化五當,即在當地“銷售、納稅、就業、服務、造富”,并且計劃建1500家蘇寧易購直營店和200個線上地方特色館,打造20個“較美鄉村”樣本,把農產品資源“引流上線”,打通農產品進城的流通渠道。其他平臺也各有自己的策略,比如一畝田、中農網、美菜這些B2B公司關注了農產品網上批發領域,還有浙江的趕集、深圳的淘實惠、山西的樂村淘等,這些區域性的電商平臺有自己的獨門秘籍。
一個縣就那么大,怎么能容的下這么多的平臺呢?每個平臺都有各自針對的區域,但是也不是說全部都要要,只是說,一個縣域總會有自2-3個平臺以及本地化的平臺,那么這些平臺彼此獨立運營嗎?這對于縣域農村電商整體發展而言是不利的,所以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平臺,將這些平臺實現鏈接,實現貫通貫連。
農村電商自建平臺存在的意義除了可以實現貫通貫連之外,您還可以掌握到本地區的有效大數據,全方位采集和檢測流量數據、詢盤數據、400通話數據、免費通話數據、咨詢數據、注冊數據、留言數據、聊天記錄數據、線索跟進過程數據、成交過程和成交結果等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