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百貨業轉型要點:服務為上
百貨業是一個比較籠統的稱呼,包括了日用百貨、衣服鞋子、化妝品等行業,這些行業都有自己的實體店鋪,對于他們來說,當實體店遭遇互聯網,僅僅將產品搬到線上就可以了嗎?
一般而言,百貨業的實體店租金比價高,而網上商店一般都是有折扣和優惠的,實體店也將銷售店開到了線上。不光是百貨業,甚至很多傳統報業以及出版社都在面臨一樣的問題,為了降低成本,實體店門都在通過互聯網提供個性化服務以及多元化服務。這樣可以降低實體店的租金和成本。
還有很多百貨業,加入了科技元素集休息角落、餐飲美食、購物于一體,或者在角落加上咖啡下午茶、休息市、可穿戴設備以及體育用品體驗館。這些更加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甚至一些實體書店,為提高顧客吸引力,實體書店增加了書畫繪畫室、音樂欣賞室、咖啡熱飲部、健身運動體驗等小空間,免費熱水供應,上網檢索屏幕服務,多媒體觸摸大屏幕閱讀,用體驗來吸引顧客。這些都是百貨業轉型的嘗試。
百貨業轉型的嘗試,還包括用移動端豐富人們的生活。手機移動支付可以隨時掌握消費者的訂購、預訂、支付、消費者反饋與評估的情況,畢竟消費者的滿意度高才是真正的以服務為中心。一部平板和一部手機,就可以輕松搞定這一切。
縱觀百貨業的這些的改變,不論是轉型電商或者是增加其他副項目,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是以服務為中心,不再是簡單的說,將貨品從線上搬到線下而已,而是將服務也搬到了線上。
傳統百貨業轉型,無論是轉型電商或者是發展其他項目,都要以服務為中心,以客戶體驗度為中心,這才是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