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農產品電商發展 值得我們學習的很多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農產品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在波動中繼續擴大,電子商務交易應用領域不斷增加。為應對世界農產品電商的格局變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使得美國農產品電商得意快速發展。
美國農產品電商發展的特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美國農產品電商與農產品期貨市場的聯系緊密。
其二,農產品電商國際貿易規模可觀。
其三,網絡基礎設施對農業電商的巨大推動力。
此外,美國農產品電商的發展中,推動力主要源自技術發展和市場的競爭。其中,技術推動是農產品電商發揮其經濟功能的主要推動力。由于因特網、無線網絡等技術如GPS技術、遙感技術、衛星技術等的發展,美國農業生產方式和農業生產效率有了較大改變。
而物流技術的發展如冷鏈運輸、條碼技術、ERP借力美國發達的交通,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速度,使得電子商務對農業生產流通方式的變革影響越來越大。雖然初期技術進步導致了電商市場泡沫的出現,但是市場過度競爭實現了市場集中度的提升,從而促使市場進入了專業化、多元化發展的良性競爭階段,為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美國政府注重農業科技的推動與推廣,每年有大量的科技創新投資,用于農產品物流技術的建設、農民參與電子商務的教育培訓等多個方面,以幫助農民積極參與電商交易。
同時,注重對農產品電商信息環境的保護。美國政府在網絡市場上關于消費者隱私保護、信息安全、稅收管理和知識產權、交易監督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有效地對農產品交易市場主體行為進行規范。
注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美國聯邦政府每年投入超過3000萬美元進行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美國的農產品電商發展模式始終是自下而上的,企業發揮了主體作用,而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制度建設,為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我國的農產品電商行業未來發展模式的轉變中,政府也應當實現職能的轉變。美國農產品電商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專業化,經營也將成為我國未來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新方向。
江蘇易銷電商:根據美國農產品電商發展的特點,國內農產品電商發展應注意如下幾點:
第一是防范泡沫風險;
第二是中小型企業可通過聯合投資培養競爭優勢;
第三是專業化、多樣化農產品電商交易模式;
第四是逐步實現由自上而下發展模式向自下而上發展模式地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