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電商若要發展好 需監管制度保駕護航
農村電商的發展,除了自己奮發圖強外,還應該有相應的監管制度保駕護航,不然市場監管不到位,不少假冒偽劣產品通過電商渠道流向廣大農村,使農民群眾成為受害者。部分農村電商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往往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些問題如不有效解決,勢必影響農村電商健康發展。
農村電商是新生事物,需要大力扶持,監管不宜過早介入。這顯然是一種誤解。扶持與監管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是市場健康運行的“車之兩輪”。如果只要扶持而忽視監管,就可能導致農村電商野蠻生長,也許換來一時繁榮,但這種“虛假繁榮”,存在先天不足,終究難以持久。
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至關重要。政府有效監管,不是限制而是規范市場發展,不是束縛而是保護合法經營。創新監管方式勢在必行。線上線下融合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特點,只有貫通線上線下,才能保證監管到位。
在電子商務發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農村電商顯然成為其重中之重,幫助農村打開電商市場,有了行之有效的監管體制,電子商務的發展才會有條不紊地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
易銷電商,多年農村電商系統及農產品系統締造經驗, 適用于農村電商的三級農村電商系統。3級農村電商系統需要融合市縣、鎮、村三級區域行政資源,將農業電商、農產品電商、農資電商、農村日用品電商、農村再生資源電商、農業體驗科普旅游、農產品采摘種植養植等多種形態有機融合,打造全面的、整體劃一的電商系統。
完美的農村電商系統加上有效的監管機制,農村電商便可腳踏實地的開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