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電商的解決方案:農村電商縣鎮村服務系統
周才炳先生是全國商品交易市場十大電子服務機構創始人,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農村電商培訓中心負責人,是江蘇省互聯網服務學會農委會副主任,從事互聯網經濟下農業研究和實踐10多年,是東大電子商務、互聯網教材編委、武漢大學客座教授,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成立了“南京農業大學江蘇易銷工作站,對農村運營電子商務各個階段所面臨的困惑問題有著深刻理解和獨到見地。
筆者:周總,當前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村電商就是一片待開發的藍海,您是怎樣看待農村電商發展的趨勢?
周:在政府支持、行業發力、多方協同之下,未來五到十年,電商將會給農村帶來革命性變局。互聯網將實現對整個農業產業鏈的再造,推動農業現代化早日到來。根據目前較新的統計,截止到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了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51.7%,而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只有31.7%,“不會上網“和“不愿上網”仍然是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障礙。
筆者: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只有31.7%,那農村電商的發展是不是舉步維艱?
周:不能說舉步維艱,只能說農村電商的發展確實面臨著很多困境,例如3000多家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由于沒有經過系統規劃,所以只有1%實現了盈利,7%巨虧,88%略虧;農村供應鏈整合難度大,農產品物流配套培育不足;農村需求分散導致“較后一公里”配送難題尤其突出;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誠信與信譽問題,消費者分不清正牌銷售與冒牌銷售;缺乏一體化的采購供應鏈整合;缺乏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缺乏集約化運營;農產品缺乏品質控制等。
筆者:周總,你作為江蘇省互聯網服務學會農委會副主任,您認為農村電商的這些困境應該如何解決?
周: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打造農村電商縣鎮村服務系統。這個服務系統包括打造縣服務中心、鎮服務中心、村服務站;建立農業信息服務平臺、農村物流渠道、農業農村大數據、電商培訓中心、線上服務系統等。縣鎮村服務系統能夠幫助農村整合供應鏈,塑造農產品品牌,追溯農產品品質,保證舌尖上的安全,較關鍵的是會對涉農人員進行培訓,幫助農村培訓電子商務人才。
縣服務中心的職責主要是實現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網絡宣傳、活動策劃、推廣銷售、開發、信息發布、訂單管理、物流配送、售后管控。對網農、基地、倉儲管理、電商培訓、數據復核、交易管控、貸款監管、資訊分享。而鎮服務中心以運營為主,從農產品的品質進行把控,對農民進行交易輔導、全網營銷輔導、綜合培訓;對訂單進行交易跟蹤、配送督查、貨款結算、售后服務指導。村服務站則是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基礎,需要負責信息上傳、產品維護、農資采集、交易管理、包裝配送、售前售后服務、品質保障、兼職營銷。
筆者:較后,您有什么想對正要建設農村電商的縣域說呢?
周:江蘇易銷電商打造的縣鎮村服務系統是目前市面上較具實踐應用效果的、較全面的農村服務系統。易銷電商經過10多年的自主研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深入農村調查研究,才形成了該系統。易銷農村電商縣鎮村服務系統能夠為廣大的消費者提供保證品質的原產地農產品,進一步完善區域現有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為商家提供更為便捷、高效、有效的線上渠道,為地方特產及農產品鏈接互聯網提供更為強大的運營支撐。農村電商建設就來找易銷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