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體專業市場轉型電商誤區:“天貓、京東就是電子商務”?
很多企業乃至實體專業市場轉型電商,都會走入一個誤區:以為做電商就是做淘寶(天貓)和京東。
原創自有品牌倒不是大問題,但線下渠道品牌就另當別論了——價格賣低了,線下不干;賣高了,消費者不理你。更被說在淘寶京東真正能實現盈利的有多少。
易銷電商更鼓勵的是實體專業市場自建電商平臺,擺脫對其他平臺的束縛,并與O2O模式進行結合。它既有電子商務固有的優勢,如豐富的產品、搜索、比價、社群互動、顧客評價等,也有線下門店的優勢,體驗、面對面的咨詢溝通、更佳的環境氛圍。
一方面,一類實體專業可轉型為大型展廳、品牌旗艦店,讓消費者感受現場氣氛、向專家咨詢、體驗產品;另一方面,還有一類實體專業市場可轉型為小型交易提貨點,因為顧客已從網上了解研究了產品,在網站選購,而到實體店提貨。
所以,以為做電商就是做淘寶(天貓)和京東是一個很大誤區,未來主流是線上線下的協同,線上線下同價是大勢所趨。消費者購買決策,是建立需求、尋找資源、建立信任、明確價值、選擇產品、談判、交易、獲得服務、再次交易的過程。所以售前要調研,要下單、付款,交易后要物流、服務等。搭建不同渠道讓消費者自由切換購買,順暢無縫的全渠道購物是一種必需而非奢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