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要自建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
近日,南京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我市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明確表明到2018年末,全市共打造1個市級農村電子商務創業服務中心、7個區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60個街鎮電子商務服務站、70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發展農村網店 7000個以上,實現“一村一品一店”全覆蓋。
建立服務站和開網店已經成為南京市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下一步重點工作,但是一提到買土特產、農產品,人們就會想到某某寶,商家們想借助互聯網平臺售賣產品就會想到在第三方平臺上注冊店鋪開啟電商之旅。但是隨著第三方平臺的隊伍不斷壯大,商戶們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大環境、刷單、直通車、鉆展、數據魔方等手段層出不窮。
通過刷單成為熱銷商品,水蜜桃一個月賣3200箱,有2000箱是刷起來的。有人說這是一種營銷手段,但是我想告訴他,這對消費者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欺騙。花大量的財力來做一件欺騙消費者的事值得嗎?通過直通車、快車等方式可以獲得展現量,誰出的價格高誰就能排在前面,這種方式看似獲得了首頁展示和流量,但是花費的金錢無法想象。
那么,我們的農村為什么不自建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呢?江蘇易銷電商幫助農村打造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統一管理服務中心、街鎮服務站、村級服務點,在生產、交易、推廣、運營、物流等各個環節充分利用大數據,對流量、交易、商品做分析,對農產品的推廣運營做監控,堅持需求導向、融合創新。將網農管理、基地管理、倉庫管理、品質監控、綜合培訓等任務作為服務平臺的工作重點。以此農業管理將進一步高效透明,基本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信息發布、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的在線化。
綜合服務平臺兼具線上交易商城的功能,支持在線咨詢、在線支付、訂單銷售、物流查詢以及售后服務,農民在平臺上開辦網店,可以使農產品生產銷售,實現農民自我創業,加快構建以“一村”發展“一品”、以“一品”做響“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的“互聯網農業”新業態。
自建電商平臺是未來電商發展的必然產物,盡管當下淘寶、天貓、京東給我們帶來了電商購物樂趣,但是這并不是電商發展的終點,相信我,鉆展、直通車、刷單等早晚會淘汰,在第三方平臺上開網店終究只會付出慘痛的代價。電商時代,服務為王,只有具有服務功能的農村電商平臺才能走得更遠,只支持在線交易的平臺是無法滿足農村電商發展的需求的。
因為未來一定不是電商巨頭“三國爭霸”的局面,而是屬于自建平臺 “百花齊放”的時代,農村電商服務平臺也一定會以“服務”為名,成為這個時代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