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淘寶”的現狀
網絡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農村淘寶”也進入我們的眼簾,農村與平臺的合作真的如我們想象的那般強強聯手嗎?
現狀一、農村淘寶項目全權托管
在阿里的號召下,很多村縣都加入了“農村淘寶”的行列,確定合作后便撒手不管,把權力都留給阿里,認為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應該由阿里自己處理解決,而政府只需負責驗收較后的結果即可。
現狀二、多方選擇,舉棋不定
從政府積極扶持農村電商開始,各大平臺就爭相投入到農村這個大市場,政府在了解了各大平臺的影響力、自身投入及農村電商方案后,難以權衡其內部體系的需求,因此,阿里、京東、郵政等各類農村電商網店四處開花、重復建設,事倍功半。
現狀三、形式主義、推動緩慢
面對阿里平臺的實力和影響力的誘惑,前期積極主動配合工作,促成合作,等到項目真正開始落實的時候卻各種推諉,使得方案推進效率低下、難見成效。
以上三種現象在各個農村電商具體推進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隨著農村電商越演越烈,很多人撲身到農村電商這個領域,還有很多人躍躍欲試,但農村電商卻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究其原因,還是沒有把方案落實到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