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農村電商發展的痛點
江蘇真的要搞農村電商?為什么要搞農村電商?農村電商怎么搞?等等這些疑問的矛頭都指向了農村電商。近幾年,農村電商一直受到市場的青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農村的發展前景。尤其面對國家給出的好政策好平臺,農村電商應該發展的越來越好,但是事實證明,農村電商這條路并不好走,在這條路上到底有哪些痛點呢?
1、平臺費用
農村電商想要獲得流量,除了基本的運營費用之外,還需要越老越貴的流量費用和營銷費用,同時銷售推廣、人力支出、行政雜費等這三個方面也存在費用。
2、客戶定位
除了少數全國知名的農特產品外,對于一般的農村電商而言,想要把產品推廣到全國很難實現,受制于物流和其他區域市場競爭情況,所以只能本地產品本地化電商運營。但是本地的市場和客戶還沒有完成培育起來,導致了農產品供應和需求之間的矛盾。
3、市場和供應之間的信息脫節
農村電商還有一個劣勢就是市場反應速度上的滯后性,因為長期遠離城市核心市場,農村地區雖然具有部分產品上的優勢,但是容易出現在市場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過剩危機。而這種過剩之后的失利也一直是農村產品產業化的一種瓶頸。尤其是對于某些帶有季節性的土特產品而言,電商是一個很好的保持線上、線下銷售平衡的一種途徑。
4、物流的限制
農村物流的限制也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重要原因。缺乏統一規劃,各地區物流基礎建設發展不平衡,有保障的農村物流覆蓋范圍有限,很多農村地區還是以傳統的郵政系統為主,雖然很多物流公司已經逐步開始往縣域城市發展,但是偏遠地區的物流成本相對還叫高,也會增加農村電商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