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電商政策這么好,你該如何把握?
一、農村電商現狀
我國的農村縣級行政區劃約有2900個;縣域人口約9.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70%;從經濟總量角度看,全國縣域經濟的GDP總和約占全國GDP的56%;農村縣域經濟的社會消費總額大概占全國的50%;可以看出,縣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二、農村電商商機
國家連續重磅支持農村電商的發展,在未來農村必定是一塊必爭之地。要想做農村電商,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
1、農村金融:金融是可以打通農業產業鏈的較好的武器。通過金融戰略布局可以快速戰略市場、博得用戶的喜好。目前京東、阿里等電商平臺都在布局農村金融。
2、農村物流:物流一直是農村電商或者農村市場的痛點。物流解決不好,農村電商將會停步不前。
3、電商培訓:培訓不是目的。通過技能、知識、理念的輸出提高了農村青年的電商實操水平和能力,為互聯網大佬布局農村市場儲存樂一大批人才和隊伍。
較后,智慧農業也可能會引起大佬們的“征戰”,而且農村電商政策也大批來襲,互聯網大佬們也必將會趁著政策的“東風”,駛進千億級的農村市場。
三、農村電商“誘人”政策
近些年以來農村電商政策利好頻出,農村電商迎來歷史發展機遇。各級政府對于農村電商各項扶持,隨著2016年一號文件政策出臺,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的工作成為當前重點。在互聯網的發展大勢下,農村現代化發展離不開農村信息建設與農村電商普及。國家接連出臺了諸多政策文件,旨在進一步推動電商在農村的普及,努力推進農村電商的全面發展。
政策一:《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
政策概述:《決定》分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總體要求;拓展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領域,更好履行為農服務職責;推進供銷合作社基層社改造,密切與農民的利益聯結;創新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治理機制,增強服務“三農”的綜合實力;加強對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領導5部分19條。
在拓展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領域,更好履行為農服務職責方面,決定指出,要提升農產品流通服務水平。繼續實施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建設,健全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再生資源回收等網絡,加快形成連鎖化、規模化、品牌化經營服務新格局。順應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深刻變革的新趨勢,加快發展供銷合作社電子商務,形成網上交易、倉儲物流、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政策二:《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政策概述:意見共分5個部分32條,包括: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使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在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方面,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
政策三:《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政策概述:《意見》提出了七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營造寬松發展環境,降低準入門檻,二是使就業創業,鼓勵電子商務領域就業創業,三是推動轉型升級,創新服務民生方式,四是完善物流基礎設施,支持物流配送終端及智慧物流平臺建設,五是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強電子商務國際合作,提升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效率,推動電子商務走出去。六是構筑安全保障防線,保障電子商務網絡安全,七是健全支撐體系,健全法規標準體系。
政策四:《關于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的通知》
政策概述:通知指出,要部署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鼓勵農村青年抓住信息化進程給農業農村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積極利用電子商務等現代商業模式拓寬創業致富渠道,投身農業農村改革和農業現代化。
政策五:《“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
政策概述:《行動計劃》的主要任務是,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育農村電商環境;加快電子商務海外營銷渠道建設,助力電商企業“走出去”;支持電子商務進中小城市,提升網絡消費便利性;推動線上線下互動,激發消費潛力;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拓展海外市場;鼓勵電子商務進社區,拓展服務性網絡消費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