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未來趨勢,看數據來說話
電子商務或者零售行業正在呈現什么樣的發展態勢呢?
一、電子商務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新生代公司成長速度更甚以往
電子商務繼續快速發展,2015年美國電商交易額3400億美元,占整體零售額的10%,而2000年這一比例僅僅為2%。在我國,這一比例也已經超過10%,這點女皇在去年的報告中已經提及。
得益于基于互聯網的病毒營銷、分享機制(通過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Twitter等)、便捷的購物方式,以及資本的支持和千禧一代人群的追捧,較近幾年誕生的互聯網零售商或品牌商成長速度更快。它們中的很多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億美元。而實現這一銷售額耐克用了14年,露露檸檬(Lululemon)用了9年,安德瑪(Under Armour)用了8年。
關于這一點Meeker在之后又給出了一頁PPT來說明這個問題,從平臺型公司來看,Uber>eBay>Airbnb>Alibaba;電商方面,京東較初幾年成長速度高于亞馬遜,包括現在也是;企業服務方面,Slack較初幾年成長速度高于Salesforce。
二、中美零售發展呈現顯著差異,中國電商更為強勢
按照2015年營收來算,中國排名前七的零售商分別是阿里巴巴、京東、華潤、蘇寧、國美、沃爾瑪、歐尚集團,其中阿里巴巴和京東為純線上公司。
與之相對應,美國排名前七的零售商分別是沃爾瑪、藥品零售商CVS、克羅格、藥店連鎖機構沃爾格林、亞馬遜、塔吉特、好事多,其中只有亞馬遜一家為純線上公司。
中國兩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在整體零售收入中的占比分別接近7%和3%,而反觀美國的亞馬遜和eBay在整體零售收入中的占比則分別不足3%和1%。不僅如此,目前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增速還要遠高于亞馬遜和eBay。中國的電商企業整體看來發展更為強勢。
三、產品、品牌和零售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產品生產商、品牌商、零售商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它們都越來越強調直接觸達消費者。
產品生產商正在努力打造品牌,Meeker給出的例子是Csaper。Casper是一家在線床墊生產商,主要向消費者直接銷售打造的塑膠和記憶海綿床墊。
品牌商也正在發力零售,Meeker給出的例子是Warby parker。Warby Parker是一家眼鏡電商企業,主要通過和中國的眼鏡制造商合作,采用和位于米蘭的眼鏡業巨頭Luxottica相同的材質來制造眼鏡,提供具有性價比的眼鏡產品和極致的用戶體驗。
零售商也正在努力加強對產品和品牌的掌控。例如亞馬遜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建立對消費者的洞察,推出自有品牌,帶來交易額的增長。從2004年開始,亞馬遜推出的自有品牌越來越多,涵蓋眾多品類。還比如Thrive Market,Thrive Market是一家洛杉磯的創業公司,致力于向消費者提供高質量并且實惠的健康有機食品,其創建的是一個會員制電商平臺,會員能以零售價30%~50%的價格買到自己喜歡的純 零食、保健品、嬰兒食品、家用品和化妝品,并且還有免費送貨到家服務。
有些創新企業正在努力構建與消費者接觸的全新流通體系,例如Stitch Fix。Stitch Fix是一家提供服裝按月訂購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它的編輯會根據用戶提交的身形、風格數據判斷用戶可能適合的衣服,打包幾件寄給用戶,用戶留下喜歡的,不喜歡的寄回。
四、線上與線下由對立開始走向交融
線上線下的界限正在被打破,線下零售商的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電商企業也正在走向線下。
Neiman marcus是美國以經營奢侈品為主的連鎖高端百貨店,是當今世界較高檔、較獨特時尚商品的零售商,2015年其已經有26%的銷售來自于互聯網,同比增長24%。
眼鏡電商Warby Parker 線下店越建越多,其2012~2013年間有10家線下店,2016年5月線下店的數量已經達到31家,每年店面坪效3000美元,僅次于蘋果。
五、更加依賴圖片的新型電商模式
圖片社交網站經常被用戶用來尋找商品或者直接在上面購物。
在圖片社交網站Pinterest上,55%的用戶用來尋找商品或者直接從Pinterest上購物。
OfferUp是一家主打同城交易的網站,與eBay比較類似,不過更加強調圖片的作用。它致力于為用戶提供一種更便捷、更安全的交易方式,主要通過手機端完成操作,對于賣家,用戶只需要通過App上傳物品圖片、選擇分類、設定價格,上傳后選擇可見范圍即可交易,不需要過多編輯。從圖中可以看出相比2014年11月,2015年6月其用戶在上面花費的時間提升了很多,其中的主要目的就是購物。
從成立前八年來看,OfferUp的成長速度遠高于eBay。
Houzz是一個互互聯網家裝平臺,網站上兼具內容瀏覽(主要是圖片)、社區(包含專業人士和普通消費者)和電商(商品)的功能。該平臺目前的成長非常迅速,截至2016年4月,平臺擁有4000萬用戶,1000萬內容(主要是照片),120萬專業人士。此外,網站在2014年10月上線了電商交易平臺,截至2016年4月,電商平臺上有1300萬商品,其中550萬可以直接從Houzz上購買。
Houzz基于圖片的個性化決策,互動提高3~4倍,購買轉化提高5倍。
例如Houzz有一個功能2016年2月上線的功能View In My Room,用戶使用手機的攝像頭,可以在Houzz選擇一個商品,預覽該商品在室內的展示效果,50%使用此功能的用戶完成了購買。97%使用此功能的用戶下次還會使用Houzz,相比使用此功能之前,它們在Houzz花費的時間提高了3倍,購買轉化率提升了5.5倍。
2015年12月,Houzz上線了Sketch功能,用戶可以把Houzz電商平臺上任何商品的圖片添加在Houzz的任何圖片或者用戶自己的圖片上。使用此功能的用戶在Houzz花費的時間增長了4倍,購買轉化率提升了5倍。
六、電商用戶更加社會化,“微信+京東”效果初顯
電子商務用戶正在變得更加社會化。2015年,31%的微信用戶會通過微信購買商品,而上一年這一比例為15%,增長了一倍多。
在這部分購物用戶中,32%通過微信上的京東購物入口購買,23%通過微信公眾號購買,23%通過微信群或者朋友圈購買,另外22%通過微信跳轉其他應用完成購買。
可以說,在微信幾年時間的培育下,尤其是在京東的支持下,微信內的購物氛圍正在變得越來越濃厚,用戶的消費決策正在受到微信越來越大的影響。
七、海外消費成為熱點
中國出境游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已經接近10%,而且仍然在快速增長。在出境游花費中,2014年中國游客花費1650億元,排名世界第一。
八、電商對傳統零售的影響越來越大
電子商務已經開始影響到了傳統零售,2015年沃爾瑪的收入是亞馬遜的4.5倍,但已經開始負增長,這恐怕是歷史 ,而亞馬遜的同比增長仍舊超過20%。雖然營收僅僅為沃爾瑪的22%多,但是亞馬遜的市值卻超過沃爾瑪119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