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行業不加互聯網,一定被淘汰
互聯網是一門工具還是一個時代?
每個時代拉開序幕是以一種工具的發明和廣泛使用為前提的,我們對比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來說明這個問題。
10000年前,原始人類發現野生小麥可以種植,開始有意識地種植農作物,開展畜牧業。在這之前,人類是以采摘野果為生,自由的遷徙,之后人類逐漸開始定居生活,進入農業時代。發明青銅器、鐵器、發明牛耕技術、紡織技術等,大大提高了農業時代的生產力水平,農業時代的財富萬倍于原始社會。
到了18世紀60年代,人類迎來一個大變革,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意味著機器動力取代了人力和畜力,進入一個機器生產時代。緊接著,人類發明了火車、遠洋輪船、各種機器設備、煤炭和鋼鐵得以廣泛使用,工業時代的生產力又是農業時代的一萬倍。
在農業時代,中國曾長期占據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 GDP曾一度占全球50%以上。而英國開始工業革命之后,幾十年時間就遠遠超過中國,成為全球霸主,200多年里占據世界經濟主導地位,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為什么領土面積只有中國1/40,24萬平方公里的英國,經濟實力遠遠超過中國,讓這么龐大的國家淪為半殖民地?
因為這不是兩個國家之間的較量,實際上是兩個時代之間的較量。
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副總統提出了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法案,美國政府花巨資2000-4000億美元用20年時間建立信息基礎設施,這意味著美國引起了一場新的革命,我們迎來了互聯網時代。
因為美國抓住了時代機遇,很有可能在今后100年,美國繼續引導全球經濟,目前全球主要互聯網公司都在美國,比如apple\Google\Facebook\Amazon,全球排名前十的互聯網公司,美國占據8家,中國占據2家。美國的互聯網公司,技術力量強大,用戶是全球的,而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主要依靠龐大的人口。
工業時代的產值是農業時代的一萬倍,互聯網時代的產值也將是工業時代的一萬倍!(劉少丹語)
互聯網將顛覆一切行業
從國家戰略層面講,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互聯網+”的國家戰略。過去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完成了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型,遍地的工廠和貿易公司是我們經濟的主體,而這些公司近年來遭遇經濟危機,經營困難,唯一的出路就是轉型到互聯網。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深受互聯網影響,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互聯網。我來到加拿大,在多倫多這個城市,看到很多中國同胞,我們在餐廳吃飯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有的人估計在看大眾點評網,在網上看餐廳推薦菜品;有的人可能在攜程網預定機票;有的人可能在發朋友圈,推銷自己。而加拿大的居民,他們在相互聊天或者看報紙。
我認為,這不只是雙方餐桌文化的差異,更多是兩個時代的生活方式的差異。手機不離手,就代表我們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居民,而報紙不離開,代表加拿大人處在典型的工業時代生活方式。
十年前,我還是個中學生,去網吧玩電腦被父母斥責,那時候,互聯網還是非常邊緣化的事物,不被人們重視,父母認為孩子接觸網絡就是學壞。而今天,在座的父母,你們是否還持有這種觀念呢?
今天沒有人不重視互聯網,所有政府領導、國企領導、企業家、創業者都要去學習互聯網,任何行業不加互聯網,一定被淘汰。我們來看看,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些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餐飲=大眾點評、美團 ……
互聯網+旅游=攜程、去哪兒網 ……
互聯網+出行=uber、滴滴 ……
互聯網+酒店= air bnb、途家 ……
我介紹下airbnb,這家公司的全稱是Air bed and breakfast/氣墊床和早餐。兩個創始人畢業時候生活拮據,付不起房租,有一次會議上,他們發現很多年輕人來參加會議,而酒店都訂滿了,并且價格很高。于是,他們把自己的客廳放置氣墊床出租,并且提供免費早餐。這就是公司的起源。然后,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做這種生意,很多人都有閑置的房間,可以提供出來供其他人居住,這樣在全世界旅行的人,不僅可以節約一筆住宿費用,而且可以認識當地的朋友。如今airbnb已經影響了全球酒店行業,估值超過了希爾頓酒店。
上面的互聯網企業,都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創造了天價估值,并且對行業產生了顛覆式影響。大眾點評和美團合并后,估值150億美金;攜程和去哪兒網合并后,估值200億美金;uber一家公司估值500億美金,蘋果公司剛10億美金入股滴滴打車,這兩家公司,沒有擁有一輛出租車,沒有雇傭一個司機,居然打敗了全球的出租車公司。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的“匪夷所思”的項目和公司。
比如在互聯網上銷售時間、知識、情感的平臺。我本人也在銷售時間,微信朋友圈很多好友,在線約咨詢收費一千,線下茶館喝茶收一萬一次。 有互聯網公司,把很多我這樣的行業領袖、專家放在一個平臺上,銷售我們的知識,買家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選擇行業導師,然后在線下咖啡店約見面。
在08年的時候,我稱之為淘寶時代,那時候有人在淘寶上賣時間,當時有個新聞事件,“租個女友回家過年”被熱炒,這個在當時看來就像一個笑話,一個新聞事件。但是,今天中國的時間銷售公司已經很多了,在上海地鐵里都是他們的廣告,今后每個人都可以在互聯網上銷售自己的時間。
未來5-10年,如果有一家企業超過今天的阿里、京東,這家企業一定不是銷售現在的這種商品,銷售可觸摸的比如衣服手表等等,這家公司很可能是一家銷售時間、知識、情感和服務等虛擬產品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