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14部委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風暴來襲 最全分析報告發布!
2016年,互聯網金融正式迎來規范元年。近期,關于強化互聯網監管的政策密集而出,4月14日,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有關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專項整治,為期一年。同時,公安機關將與有關部門展開密切合作,集中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一場嚴厲的互聯網金融監管風暴箭在弦上。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2015中國互聯網金融影響力60人、國內首部《互聯網+普惠金融》著作作者曹磊、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拍拍貸CEO張俊,分別從互聯網金融野蠻發展的原因、制度缺位帶來的影響、整治帶來的影響及利好公司進行深入分析報告。
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原因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e租寶、泛亞、中晉系等大資金量跑路時間時有發生,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當前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的原因是有三:
原因一:市場需求。投資者需要理財收益,但基金理財收益低(一般只有2%~5%)、炒股市場不景氣風險大,而互聯網金融理財特別是P2P網貸類的理財產品,收益高(8%~15%,甚至有的能超過18%)
原因二:企業需求。融資難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而如今政府對普惠金融的大力推進,通過P2P公司、眾籌公司、在線供應鏈金融公司等,企業能夠快速高效的解決融資難問題。
原因三:制度缺位。P2P類互聯網金融公司,在早些年發展的時候,市場沒有明確的制度規范,直到2015年,“一行三會”開始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但前置審批規范不明確、準入門檻低的問題一直存在。
基于上述三點,以及互聯網金融的爆發性、擴張性以及無邊界性,互聯網金融快速野蠻發展,成為行業“三無”(即無審批、無牌照、無門檻)。
此外,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拍拍貸CEO張俊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野蠻生長不是始于今日,從2013年起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大熱開始,由于行業沒有什么門檻,各種各樣的公司、平臺紛紛都以互聯網金融的形象示人。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真正以互聯網技術來解決用戶金融需求的平臺并不多,相當多的是原來線下的小貸公司、財行,甚至是高利貸公司、騙子公司。對他們來說,借著互聯網金融概念的興起,渾水摸魚,互聯網反而增加了他們獲取客戶的渠道。
張俊進一步指出,但實質上,他們并不是互聯網金融的公司,他們在利用大數據風控、利用互聯網方式降低借貸門檻,實現普惠金融上毫無貢獻。隨著他們自身風險的發酵,從2015年開始他們的風險集中爆發出來。這就使得互聯網金融行業在今天看上去風險很高,實際上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這些出問題的平臺,基本都不是互聯網金融公司,他們的金融業務模式和互聯網沒什么關系。在沒有互聯網金融概念之前,這些公司和平臺就已經以別的形式和名稱存在了。
“制度缺位”有利有弊 影響幾何?
這要一分為二地看,管得過早、過嚴、過度,就很容易“一管就死”現象,整個互聯網金融市場就熱不起來,成了“一潭死水”、不溫不火;而若長期放任不管,那就容易使得市場失控,也得不到長期健康運行,整個互聯網金融市場秩序就建立不起來。此外,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國內首部《互聯網+普惠金融》著作作者曹磊認為,就具體而言,制度缺位(暫時的缺位)給互聯網金融行業有以下兩方面影響:
積極影響:制度的缺位,為互聯網金融帶來了寬松的發展環境,促進了互聯網金融前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市場的創業潮。
消極影響:由于制度的缺位,導致整個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良莠不齊,投資者權益缺乏法律維護,市場風控缺失嚴重,導致互金公司跑路頻發。
“整治風暴”將帶來的哪些影響?
曹磊認為,本次專項整治中,P2P網貸、第三方支付、資產管理,以及以“泛亞模式”為代表的“龐氏騙局”,是監管的四大類重中之重。P2P公司及眾籌公司準入門檻低,無需牌照即可注冊;而第三方支付機構、保險機構、基金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的準入門檻較高,都需持有牌照才可注冊成立。所以本次互金專項整治中,受影響最大的公司莫過于P2P公司,其跑路、出問題的數量最多,用戶受影響最廣泛。
目前最受關注的企業主要是P2P公司、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線供應鏈金融公司這三類。以往互聯網金融企業,手續費、利差、沉淀利息是其原有的盈利點,而今后,輔助電商平臺交易從而得到的傭金收益,將會互金企業往后盈利來源的大頭,曹磊預測。
此外,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拍拍貸CEO張俊認為,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收到的影響不大,受到最大影響的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各類披著互聯網金融皮的小貸公司、高利貸公司,真正行業的從業者也希望他們受到最大的影響,他們的存在造成了互聯網金融行業被誤解、被污名化,更大的危害是影響廣大用戶利益和金融的穩定。整治最終是為了凈化互聯網金融行業,把披著羊皮的狼清理出去,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
整治欲達到效果的若干猜想
1)保證前期有一定的準入門檻,引入相應行業主管部門“前置審批”機制,把握風險控制;
2)市場發展中,互金企業的資金托管、運行安全要透明;
3)要掌握互聯網金融公司大股東、創始人的背景、實力,管理層團隊是否具有相應金融專業水平;
4)確保互金企業沒有“資金池”、不能變相吸收存款、不可存在“龐氏騙局”,要使整個互聯網金融發展規范有序。
互聯網金融企業該如何應對?
1)互聯網金融企業要全面檢查自身互金產品、合規的合法性;
2)互聯網金融企業要主動與監管部門積極溝通,實時掌握政策動向;
3)互聯網金融企業要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及時改進自身存在的缺位問題。
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拍拍貸CEO張俊認為,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談不上應對,按照金融原本的規律和規則來做是題中應有之義。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做到監管要求沒有那么困難。對于那些偽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說,我想不出怎么應對,要么轉型,要么關門。他們的那套線下模式要想轉型挺困難的,金融、特別是對風險的控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拍拍貸花了7、8年時間才基本完善了自身的風控體系。
整治利好哪些公司?
過去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面向于消費者,而相對于企業來說,消費者是一個弱勢群體,所以如果互聯網金融野蠻發展,問題不斷,消費者的權益受到極大侵害。
而通過本次整治,基于服務實體產業、進行真實交易、同時與銀行合作發展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在線供應鏈金融公司:具體有包括以下兩大類:
第一類,如A股上市公司如生意寶(002095)、上海鋼聯(300226)、歐浦鋼網(002711)等;
第二類,如在海外上市涉足金融的互聯網企業(及其關聯企業),如京東集團(京東金融集團)、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騰訊(微眾銀行)等。
詳情 ↓
針對國務院印發整治互聯網金融文件,有關整治互聯網金融的措施大力支持,以生意寶(002095.SZ)公司為例,4月19日生意寶高管在投資者互聯網平臺上表示,生意寶的在線供應鏈金融業務一直是聯合合作銀行,為在平臺上進行在線交易的客戶提供基于真實貿易背景下的融資服務,合法合規,有利實體。
據悉,當前生意寶下屬子公司“網盛融資擔保”的注冊資本為一個億,最大可獲得合作銀行10億元授信額度,放款給在線交易供應鏈的企業后,按照平均一個月的周轉周期,一年最大可推動約100億以上的在線融資交易額。近期,改公司擬將增資到10億注冊資本后,網盛融資最大可獲得銀行100億元授信,那么一年最大可推動生意寶約1000億在線融資擔保交易;若時機成熟,還可依托資本市場進一步增資,推動更大夢想實現,生意寶將成為國內最大第三方B2B在線供應鏈金融交易平臺。
消費金融公司:
1)電商平臺類:如京東白條、阿里花唄、蘇寧消費金融等;
2)傳統銀行類:如杭銀消費、浦發、廣發等;
3)針對校園分期:如分期樂、趣分期等;
4)針對租房、買房分期付款;
5)以及其他一些消費金融類公司。
詳情 ↓
近期,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從積極培育發展消費金融組織體系、加快推進消費信貸管理模式和產品創新、加大對新消費重點領域金融支持、改善優化消費金融發展環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費領域的細化政策措施。
以螞蟻金服旗下產品螞蟻“花唄”、“借唄”為例,受益于淘寶、天貓及支付寶的數以億計的用戶,淘寶、天貓大部分商戶都支持“花唄”服務,40多家購物、生活類電商和020平臺接入“花唄”;芝麻分不低于600分的用戶有機會使用“借唄”,按照分數不同,用戶可以申請到最高5萬元的貸款。自2015年4月正式上線,“花唄”迅速獲得數千萬用戶青睞,引發互聯網消費信貸潮流,極大地促進了移動支付和消費金融的發展,釋放了社會消費潛力。
此外,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拍拍貸CEO張俊也指出,過去和現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資產端,大多數都是to b的,也就是借貸的對象是作為機構組織的中小企業。隨著中國經濟大環境的改變,消費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越來越重要,to c的借貸,也就是針對個人的消費型信貸會成為大趨勢。
監管模式
1)成立統一嚴格的自律組織以及獨立的第三方認證,要讓第三方平臺來監管資金,并且嚴禁平臺在撮合交易中為自身融資;
2)建立科學量化的風險評價機制,為監管決策的參考和支撐;
3)引入“負面清單”制度,將不能從事的活動明確列出來,這既有利于形成“法無禁止便可行”創新的環境,也能夠明確哪些確實是“禁區”。
“監管風暴”對上市公司影響?
1)短期對市場情緒形成一定影響,長期來看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那些幫助傳統金融機構進行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公司將受益。
2)另外,15 號央行發布信用卡新規推進信用卡利率市場化,消費金融發展將提速。整體而言,我們看好消費金融領域的機會,尤其是依托于銀行發展消費金融業務的公司,如康耐特等。
3)短期來看,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對市場情緒形成一定影響,建議關注有業績支撐個股。互金專項整治的到來,對于P2P公司、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是一場洗牌,將倒逼P2P公司、第三方支付機構轉型,遏制其野蠻發展。
4)而對于在線供應鏈金融公司,則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在政策扶持下或迎井噴式爆發: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力推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融資。
投資者防范手段
1)投資者要了解互金公司的業態、其運營模式、風險控制、盈利方式及其收益率;
2)投資者要了解互金公司其業務的成長性、爆發性;
3)投資者要了解監管的重點在哪類互金公司、哪類互金產品;
4)投資者還要了解,國家政策重點扶持的又是哪類企業?如依托實體經濟交易的在線供應鏈金融企業、消費金融扥領域就是國家重點扶持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