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這些020都陣亡了,你能突圍嗎?
2015年對O2O創業者而言是特殊的一年。
自從雙創提出以來,萬千創業者前赴后繼投身O2O大潮。我們目睹燒錢之殤蔓延整個戰場,幕后推手促成一樁樁商業聯姻,創業者們紛紛抱團取暖。
2016年,創業者們應該何去何從?當年在風口上不小心飛起來的豬,如今落在何處?
先來看一份2015年O2O死亡榜單醒醒腦。
餐飲
品牌名稱 | 成立時間 | 所在地 | 經營范圍 |
叫個外賣 | 2014年11月 | 湖南 | O2O外賣 |
燒飯飯 | 2014年12月 | 上海 | 上門廚師服務 |
呆鵝早餐 | 2014年4月 | 浙江 | 早餐預定平臺 |
e食e客 | 2013年9月 | 上海 | 美食餐飲分享預定 |
出行
品牌名稱 | 成立時間 | 所在地 | 經營范圍 |
考拉班車 | 2015年3月 | 北京 | 互聯網定制巴士 |
Cocar共享租車 | 2014年9月 | 上海 | P2P租車平臺 |
愛拼車 | 2013年10月 | 浙江 | P2P智能拼車 |
社區
品牌名稱 | 成立時間 | 所在地 | 經營范圍 |
叮咚小區 | 2014年1月 | 上海 | 社區本地生活服務 |
社區001 | 2012年3月 | 北京 | 在線購物及配送 |
身邊家政 | 2013年5月 | 北京 | 家政上門服務 |
呵護網 | 2010年12月 | 上海 | 年輕父母網絡互動社區 |
車后服務
品牌名稱 | 成立時間 | 所在地 | 經營范圍 |
e洗車 | 2012年1月 | 北京 | 上門洗車 |
車8洗車 | 2015年3月 | 北京 | 上門洗車 |
云洗車 | 2013年4月 | 北京 | 上門洗車 |
嗒嗒洗車 | 2014年3月 | 北京 | 上門洗車 |
美業
品牌名稱 | 成立時間 | 所在地 | 經營范圍 |
時尚貓 | 2013年7月 | 北京 | 發型師預約服務 |
放心美 | 2013年7月 | 北京 | 地理定位對接用戶和發型師 |
SHOW發 | 2013年8月 | 廣東 | 提供美發解決方案 |
A. 同質化嚴重
外賣、社區、出行等O2O細分領域,創業公司之間業務同質化高,競爭不可避免的被導向資本能力比拼。沒有差異化和資源優勢的創業公司難以脫穎而出。
B. 商業邏輯行不通
并非所有的傳統行業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的簡單結合獲得改造。O2O行業門檻偏低,創業公司較容易進入,但可能面臨諸多陷阱。比如:用戶需求并非真實存在、毛利不足以覆蓋運營成本等。
C. 資金鏈斷裂
融資大環境對于2015年O2O領域的發展影響巨大,過度依賴資本的商業模式在“寒冬”里受到很大考驗,一些有潛力公司因為無法保持順利的融資節奏,導致資金鏈斷裂。
A.抱團取暖:2015年下半年,資本寒冬到來,O2O領域尤其是大額融資遇冷。新一輪融資狀況不理想,促使O2O同業公司選擇抱團取暖。
B.燒錢之殤:O2O競爭激烈,以持續高額補貼來獲取用戶的方式帶來嚴重資本消耗,大部分O2O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導致業務難以為繼。
C.幕后推手:在創始人與投資人的利益博弈之下,不同O2O公司背后的共同資本方,成為合并的直接推手。
典型的合并事件:
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合并
2015年4月17日,58同城宣布戰略入股趕集網,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獲得趕集網43.2%的股份
2015年10月8日,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作,成為中國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2015年10月26日,攜程和去哪兒達成股權置換交易,成為中國最大的O2O聯合體。
2016,何去何從?
A. 回歸商業邏輯本質
擺脫盲目補貼和燒錢的打法,O2O創業者需要回歸商業邏輯的本質,從中挖掘機會。
核心是為傳統線下消費提供更好的在線解決方案,同事要意識到這個“更好的方案”并非在所有傳統行業中都存在。
為傳統行業提供基于線下服務的價值,并非僅僅為了集客和導流。
在前端為用戶提供便利,提升效率。在后端,通過IT系統或供應鏈的改造,幫助線下商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B. 大平臺需要完成從“流量”到“用戶”的轉化
在變局下,大型O2O平臺一方面提升轉化能力,一方面打造平臺之上的自營垂直服務。
以京東到家、餓了么、58到家為代表的“入口型”O2O平臺,下階段的機會在于如何把“流量”更好地轉化為“用戶”——即從“獲取用戶”到“用戶運營”。轉化能力越強,入口價值越大。
為更好的形成用戶黏性,建立壁壘,入口型平臺也可以選擇一些細分領域拓展自營服務(如58到家的家政業務),或切入基礎服務環節(如餓了么配送)。
C. 垂直類O2O用服務建立壁壘
和平臺相比,垂直領域的O2O公司需要進一步提升內功,線下服務環節成為重點。
平臺能夠形成壟斷,但服務不行。隨著市場回歸理性,O2O業務中線上獲客、導流能力的拼殺暫告一段落,對線下服務端的改造將成為重點,即提升服務效率和體驗。
入口型平臺格局大致已定,創業者從某個垂直品類切入,或能建立自己的壁壘。創業機會將更多出現在對垂直服務行業的改造上。
重決策、重服務、高客單、可規模化特征,是垂直類O2O較為理想的切入點。同時,需要在規模、服務質量與成本之間尋找到平衡點,控制擴張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