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的風向變了,我們該何去何從。——營銷方式的改變
從線下實體,到線上電商,再到移動互聯網電商,短短30年的市場演化,形成了相互關聯又彼此獨立的“三個世界”結構。2014年,“第三世界”(移動互聯網)正式登上舞臺,開始重構市場結構,普遍稱之為移動互聯網元年。從這個元年開始,中國市場的商業形態將形成什么格局,又會向什么趨勢演變,本文做一次探索,拋磚引玉。
線上營銷究竟改變了什么?
電商與店商的戰爭焦點,我們總結為五大力量的消長:快遞消滅渠道、網銀支付消滅終端、SNS(社交化媒體)消滅傳統媒體、SEO(搜索引擎優化)消滅廣告、客戶端消滅逛街。淘寶天貓、京東、易迅等,是進攻方力量的代表。
電商的顧客在“空中”即被攔截,央視媒體的飽和轟炸,也不能改變消費者購物路徑遷移的趨勢。形勢比人強:線下店商無法阻擋線上電商對零售份額的瓜分。傳統商業形態的模式紅利已經走到了盡頭。
在電商生態消解店商生態的五大力量沖擊下,涉及的絕不僅僅是渠道、終端、傳播、支付等的變革,而是在商業生態背后的社會形態發生“巨變”。我們認為,線上營銷的五大力量,使社會的四大基礎結構發生本質改變。
變化1時間
電商尤其是移動電商,讓商業變成了真正的365天×24小時的“不眠商城”,無時不商業、時時在銷售變成了現實,朝九晚五、門店營業時間變成落后的代名詞。商業的黃金時代開始了。
變化2空間
電商時代,空間的障礙有了創新解決方式,物流成本大幅減少,交付速度大幅提高,理論上,企業的好產品,可以不需要借助傳統的渠道模式去完成。電商時代的空間障礙已經不再是新品牌的必然障礙。
變化3媒體
社會化(SNS)媒體、IM(即時通訊)媒體的出現,使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信息的無障礙、 自由、“高保真”、即時化的傳遞,以及互動。這種新媒體讓每個人都可以走出地域、生活圈的限制,與互聯網上的任何一個人實現交流。六度分隔理論,論證了社交化媒體時代傳播到達率的基本規則(通過六次傳遞,可以讓人與任何預期的對象建立聯系)。
變化4關系
人人傳播”的巨大威力在于,不僅用六度分隔理論構建起有效傳播的新模型,而且第一次讓人與人之間形成跨越地域的社交網絡。自此,全國性品牌不用跨越萬水千山,也無須到強勢媒體上狂轟濫炸,只要掌握新媒體的社交化屬性,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與目標顧客建立關系。運用人人傳播形成滾雪球粉絲。
當社會的四大基礎架構都在被改變時,企業還能用狹隘思維去認識正在形成的“三個世界”嗎?那么,“三個世界”的商業格局與趨勢究竟是什么呢?易銷天鷹電商下次為您解答。